正在加载中...
信息详页
返回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09/11
[摘 要]中国高等教育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需要。
[关键词]高等教育;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并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自信,充分汲取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校经验,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在历史维度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建设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反映中国人民意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在现实维度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及坚持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艰辛探索最终选择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统一的产物,是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坚持了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而走出的正确道路。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特色优势蓄发出无尽的能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新思想是新时代的理论成果,新思想是新时代的理论指导。当代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当代中国人民之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此自信,是因为这条道路与时代潮流相随、与世界文明相伴、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世界各国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贡献了解决方案,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中国道路的开辟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已经破解了20世纪初期以来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难题”,即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难题;破解了“发展与稳定”的两难、“开放与自主”的两难;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路径唯一的神话,打破了过去很多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上对西方的“路径依赖”,从而开辟了人类通向美好社会的崭新道路,也为人类建设更加美好社会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的行动指南。从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探索和实践,到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西方到东方,处处怒放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人民理论、实践理论、开放理论的华彩篇章。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阔,备受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与赞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回答了中国为什么革命、为谁革命、靠谁来革命的问题;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中形成的,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根源在于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之所以能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因此,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举旗定向,固本致远。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底色,我们必须筑牢基因红色和社会主义政治本色,擦亮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发挥重要作用,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从历史进程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建立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崭新时代。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奔向伟大目标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体现中国人民的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广泛的现实基础,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
高等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始终坚持“四个服务”的办学方向: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擦亮“中国特色 政治底色”,坚固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四梁八柱,从制度层面来思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因此,高等教育首先要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